和字网首页(Home) | 论坛首页(Forum)
Welcome Guest! To enable all features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Notification

Icon
Error

HeChinese
#1 发表时间 : 12 年 之前
HeChinese

等级: Advanced Member

组: Registered, Moderator
注册时间: 2012/2/4(UTC)
帖子数量: 81
Canada
位置: toronto

回顾莎士比亚的世界(下)

-池元莲-


    莎士比亚到底是怎麽样的一个人?

  这倒是不大为后人所熟悉。因为莎士比亚没有遗留下书札、日记等私人性的记录;连他的三张画像也有不真实的怀疑。现在让我们回到莎士比亚当年的生活世界,追寻一下他的踪迹,对他作进一步的了解。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埃玛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村镇的做手套匠(当时的上层社会男人时髦戴式样精致的手套)。当莎士比亚在1564年出生的时候,他父亲的手套生意相当不错,家庭的经济环境还算富裕,有能力供儿子上学。

图五 莎士比亚的出生地

  那个时代注重修辞雄辩术,当年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儿子辈能说拉丁文。于是,在七岁那年,莎士比亚就被他的父亲送到一家以教拉丁文为主的语法学校去;但他在那里就读到十五岁便退学,因为那时他父亲的生意走下坡,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在语法学校学拉丁文的七丶八年是莎士比亚一生所受过的唯一正式教育,但拉丁文对他日后的写作没有影响。他的戏剧启蒙教育是从另外一个活生生的源头得到的。那个时代的无业游民流行三五成群地凑成戏班,在乡间游荡演戏,籍此向乡民讨钱丶讨食物,等于是变相的乞丐。这些讨钱的戏子每到一地便穿着花花绿绿的长袍和高帽,打鼓丶吹喇叭地招摇过街,村民也就前来围观。从童年开始,莎士比亚就成为那些游荡戏班的戏迷。

  当年的游荡戏班在街头上演的通通是一种被教堂容许的“道德戏剧”,相当于世俗性的讲道,为了要达到训诫民众作恶必得不到好报的目的,剧中的角色大多数是概念化的坏习惯,如“懒惰”丶“愚昧”丶“贪钱”丶“不服从”丶“骚动”丶“造反”等等;可是这些坏蛋角色充满滑稽与幽默丶又近人性,极受观众的欢迎,更叫童年的莎士比亚看得心醉神往,文字的魔力从此迷住他的心窍。日后他把那些铭记心头的通俗角色和在乡间的所见所闻都搬进他的戏剧中,但全部拆掉宗教和政治的面具,使之个人化,再用有血有肉的语言替个人角色加上性格丶心理斗争丶精神挣扎等,使舞台变成人生,人生也变成舞台。

  莎士比亚在十八岁那年便结婚。他故乡的教堂有记录∶在1582年的十一月,他在故乡的教堂跟一个年龄比他大八岁的农家女子仓促登记结婚。婚后仅六个月,妻子便产下一个女儿。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及小女儿都住在他自己的父母家里,年馀后他又做父亲,而且是一子一女的双胞胎。这样,二十岁左右的莎士比亚既无职业又无收入,但却有妻儿四口的负担。这很可能是他放下妻儿,离开故乡,独自到伦敦去找前途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是什麽时候到达伦敦,后人找不到准确记录,相信是在1580年代的后期。二十岁刚出头的莎士比亚先被受雇于一个戏班里,当拿薪水的舞台演员。那时正是英女皇伊利莎白一世的统治时代,伦敦开始城市化,人口剧增,是一个人头济济的熙攘地方,居住地拥挤,街道肮脏,老鼠横行,瘟疫猖獗。城市化的人需要娱乐,于是向观众卖门票收钱的剧院应运而生,一下子出现了好几家,大家在抢生意,一星期内要换演数场不同的戏剧来招徕观众,极需要有新的剧本。于是,从小就迷恋上戏剧的莎士比亚就抓着大好机会,一边当演员,一边替戏院写剧本。

  但是,莎士比亚并不是当时唯一的剧作家。伦敦早已有一小群颇有地位的剧作家,均是在“牛津”、“剑桥”等有名大学念过书的。在过去,有这种高等教育的人不是进教堂当教士便是做律师;但是,伊利莎白一世的英国社会在快速改变中,教育超过了社会的需要,于是这批年轻的知识份子打进新开拓的剧作市场找出路。他们自视甚高,认为文人莫问出处,但高等学位不能缺。他们当然是看不起新来乍到丶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莎士比亚。

  其时,在那批知识份子剧作家中,最有名气的是马娄(Marlowe)。当马娄用无韵英文诗体写的历史戏剧(有关一位中东的历史英雄)轰动一时的时候,莎士比亚也就立即用同样的方式写了一本历史剧,只是剧中主人翁是从英国二百年前的历史里面找出来的英雄。莎士比亚因此剧一炮而红。

  初露锋芒的莎士比亚被那些看不起他的同行讥笑为“冒充夜莺的乌鸦”。可是,莎士比亚并不理会这些嘲讽,也不感兴趣加入那群生活放荡不羁的剧作家的圈子。相反的,他过着简朴、勤劳的生活,在舞台上演出之余,便飞笔赶着跟戏院写新剧本。那些爱花天酒地的剧作家都相继英年早逝;当马娄在二十九岁那年在酒吧里打架被刺死以后,与马娄同年的莎士比亚在剧场中便没有了竞争者。在过后的二十年,他的新作源源不断地在舞台上推出,喜剧、历史剧和悲剧皆有,此时再无人可与他匹敌。

  到了三十五岁那年,莎士比亚和几个演员同事共资建筑了他们自有的戏院,替戏院取名为“地球”( The Globe)。做了戏院股东后,莎士比亚一人身兼数职,工作量奇大。他是戏院的经理,一切的财务收支丶聘请演员等事务由他管理;他是戏院的舞台导演,还负责舞台布景;他为戏院写剧本,而且台词往往在上演前要临时更改;他仍然有时间背熟台词,在舞台上扮演剧中的角色;他的戏班除了在戏院上演外,还常常被召到宫廷内演出,又不断到外地巡迴演出。

  这时,莎士比亚不但是当年最负盛名的剧作家,而且成了一个富有的地主。他的戏剧演出很赚钱,他又是戏院的股东,有利润可分。但他虽然有了钱,仍然不改过往的俭朴生活习惯,依旧一个人在店舖上租房间住,他的妻子和小孩一直留在乡间老家,从来没给接到伦敦来同住。当他的十一岁的儿子在乡间病逝后,莎士比亚才买下故乡最体面的那栋房子,让他的家人搬到那里去住。他自己大约每年回乡探亲一次,但他把积蓄下来的钱都带回故乡去买地产和农田,租赁给佃农收租。由此可见,莎士比亚早有归隐田园的打算。

  在1612年,莎士比亚连五十岁还不到,便毅然不顾地结束了他在伦敦的戏剧生涯,回到故乡斯特拉特福去过地主绅士的生活。次年,“地球”戏院因其茅草屋顶在演出时着火,一栋木造的建筑物被焚毁净尽,莎士比亚留在戏院里的散乱剧本稿子侥幸没给烧掉,不然日后不可能会有<第一对开本>的出现。当年没有保险的存在,戏院重建太花钱,就作罢了。那时,莎士比亚已完全退出剧坛,与戏院已没有关系,这一切不再是他管的头疼事。(今天,伦敦的“地球”戏院已忠实地依照莎士比亚时代的建筑设计重建。)

图六    依照莎士比亚时代重建的伦敦“地球”戏院

  在乡间过了几年的退休生活,年仅五十二的莎士比亚在1616年因病而逝,下葬在本地的教堂墓地。因什么病而逝没有记录;但他在病危时写的遗嘱倒是保存了下来。在遗嘱里,他把所有的地产和大部分的遗产都给了他的长女,次女所得甚少。至于,那位跟他结婚三十四年的妻子,他什么财产都不愿意给,只在遗嘱里后补充一句∶“我给我妻子一项东西,我第二张最好的床。”(my second best bed)由于遗嘱里的这一句话,后世人推测,莎士比亚在婚姻外的另处找到温馨爱情,许多有关莎士比亚的罗曼史传说便应运而生。

  追寻莎士比亚的的踪迹到此,我们得到的印象是∶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只知埋头写作的木讷书呆子,也不是一个好挥霍金钱的狂放艺术家。莎士比亚写东西不但写得好,而且在生时就懂得利用他的文字来达到名利双收;他的性格可能偏向吝啬,但他有生意头脑,治财有方,能白手起家而致富,逃过了一般文人与艺术家的生前穷困潦倒丶只与失望有缘丶死后才成名的恶逆命运。

  像莎士比亚这样一位既能文又能商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界中是个奇才。
(全文结束)

Edited by user 12 年 之前  | Reason: Not specified

论坛跳转  
不可以 发表新话题.
不可以 回复话题.
不可以 删除自己的发言.
不可以 编辑自己的发言.
可以 发表投票.
不可以 投票.